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

匱乏中的富足

一個已退休的社工系同事,他曾為天主教神父三十多年,他告訴我做一個神父要堅守「獨身」(celibacy)、「服從」(obedience)和「守貧」(poverty)三個誓言。

神父不能娶妻生子,因此要「獨身」;且既為神父而為上帝的僕人,「服從」亦為必須;至於「守貧」,即是嚮往著清心寡欲、淡泊明志的修道生活。而這樣的「守貧」,在現今物質生活富裕、一切資源垂手可得的時代裡,更令人印象深刻。


樞機主教單樞機去年(2012年)逝世,他生前留下遺願,希望後事一切從簡,只要一根蠟燭、一本聖經以及一副窮人用的棺材,讓他「貧窮到底」。而如此之守貧、克難,不獨天主教如此,如佛教證嚴法師所引領的靜思精舍僧團,常住師父們不接受外界供養,力行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,一切自食其力、自力更生,而把所有外界善款捐贈,都作為慈善、醫療等志業之用,就這樣四十多年如一日。


即便慈濟志業體系規模日益龐大、志工成員日漸成長,然精舍師父們現今月領台幣一千元(有的都還捐出去),而所居住的寮房亦多為四人或六人一間,修行生活之簡單、素樸和清苦,可想而知。但她們甘之如飴,一心只想跟隨證嚴法師行濟世利他的入世善行;所謂「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」,我想這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
前些年經濟不景氣,證嚴法師倡導「清貧致富」,主張食衣住行簡樸、不鋪張,生活一樣可以過得很好。而「貧」字不那麼討喜,後就改為「清平致富」、「清平致福」等,鼓吹平淡、平凡及平實的生活就是富有的生活。


是的,安平、平安就是福!有錢不一定快樂、也買不到快樂,錢太多還要勞費心思,得失常動於衷,因此有錢常帶來的反是煩惱;相對的,「野鶴無糧天地寬」,正因為一無所有、無所牽掛,倒可樂得自由自在。


佛光山星雲法師曾勉勵初出家的弟子們說:「修道人過得是空無的生活,空無的生活就是最美好的生活!」其中「空無」所蘊含的不外和天主教說的「守貧」一致,使能放下對外在物欲的執著,而回歸內心的寧靜、充實。同樣的,法鼓山聖嚴法師早年在日本留學,艱困的經濟條件下,常感阮囊羞澀,但以「道心之中有衣食,衣食之中無道心」自惕,在堅固道心中渡過重重難關,憂道而不憂貧。


《老子》說:「為道日損」,表示有志求道的人日復一日自我減損、縮小自己,如此「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,無為而無不為」──即不斷地減損、縮小,一直到「無為」的境界,近於前所說的「空無」,如此反倒能「無不為」,達到隨心所欲的任運及自在;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或也有此意。


貪欲一升起,心靈就貧窮、脆弱;或者人正因為心靈貧弱,必須藉由外在的虛名、錢財、權勢等,撐起一些自信和尊嚴。相反的,「無欲則剛」,當我們不馳騁、倚恃於外而內求於心,如此精神力量所透顯的高貴才是真正的高貴。


常言道:「知足常樂」,然「知足」是不夠的,人還要練習「守貧」;人若能「守貧」,心靈力量才會日趨強大,才得以言「安貧樂道」,進而感受物質匱乏中內心的富足!(林建德完稿於花蓮歇心居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