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

慈與悲

慈與悲

曾有人向我表示:西藏佛教的行者,包括喇嘛、仁波切們,給人感覺平易近人,幽默風趣,而且身形福態,讓人自然而然想要親近;相對的,漢傳佛教出家人較不苟言笑,刻苦清修,令人心生恭敬之餘,有時也令人敬而遠之,甚至望而生畏、望而卻步。

兩大佛教系統僧人形象不同,應與文化和民族性有關,如漢民族謹嚴自持的風格,或相承於宋代理學「餓死事小,失節事大」的禮教、氣節觀念。除此之外,這或也是漢、藏兩地大乘修學法門的差異,如「悲無量心」和「慈無量心」(及「喜無量心」)著重的不同。

佛教徒都知道,「慈悲」是大乘佛教的核心精神,「慈」(maitrya)代表「與樂」,「悲」(karuṇā)意指「拔苦」;雖然「給與快樂」可說是「拔除痛苦」,反之亦然,但實際上兩者修持亦有明顯不同。例如達賴喇嘛和證嚴上人雖都以「慈悲」為修行核心,但前者以「慈心」為主,而後者重於「悲心」;此從兩人的氣質、儀態、舉止和談吐等,即可看出。

達賴喇嘛在公眾場合常是笑逐顏開,言談間流露著率真和自在,不時抓癢及擺動身軀,活潑淘氣的神情,喜感十足,帶給人歡欣愉悅的氣息,可說是「慈心與樂」的象徵。相對的,證嚴法師以瘦弱女尼之姿,律己甚嚴、威儀三千,堅苦卓絕的身影令人肅然起敬,常言:「人傷我痛,人苦我悲」,心思惦念苦難眾生,急欲拔濟度脫之,可說是「悲心拔苦」的範式。

因為要「給與快樂」,所以自己必須先是個快樂的人,才足以感染周遭的人,因此達賴喇嘛顯露的歡樂使得他人見人愛。相對的,因為要「拔除痛苦」,所以敏銳察覺苦痛之所在,時時「苦人所苦」,此任重道遠的終身之憂,使得證嚴法師的德行令人景仰、令人動容!

然而,達賴喇嘛不是無感於眾生的痛苦,特別是西藏人民生活的艱苦,只不過煩惱憂愁無濟於事,倒不如把握當前因緣,藉流亡之際將學佛的喜樂傳遞給洋人,把佛法向外散播出去。同樣的,證嚴法師心中亦有深刻法喜,佛法的信仰和修持令她內心輕安、靜定,如《靜思語》所說:「寧靜最美,安定最樂」。

無論如何,「慈」與「悲」乃兩種修行門道,雖然路徑未必相同,但都是大乘佛法的核心;偉大宗教師高尚的靈性體驗,皆不出於這兩者的修持!林建德 2014.6月寫於花蓮中觀室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