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

走自己思想的路

2014. 9.25 Thurs.
走自己思想的路
今天安梧老師給了本學期第一場專題演講,講題是「生活世界與意義詮釋」,大概有十五個師生參與,演講內容帶有他一貫的創意但又抽象深奧,我自己不少部份也似懂非懂的。如果從「分析哲學」的觀點和方法來解析深究,想必有諸多討論的空間。

安梧老師是台大第一個哲學博士,我是第五十個,然他成名甚早,諸多概念的提出,令學界有耳目一新之感,如「儒學革命」、「後新儒學」、「公民儒學」、「道的錯置」、「存有三態論」等。當然創意、新意的同時,往往伴隨的是非議、爭議,因此部份學界人士不以為然,包括同屬當代新儒家的師兄弟們也語多保留。但這又何妨?本來哲學就不該拾人牙慧,而當勇於走自己的路,在思想見解上特立獨行。

現在的中國哲學界總是「照著講」得多,真能「接著講」或「換個方式講」,實屬少數,都傾向制式、中規中矩的論述和研究,這樣的好處是四平八穩,壞處是流於平庸普通,難顯哲學之作為哲學在思想上的狂野奔放。而當有人以不同路徑開展、建構自己的哲學,放膽於哲學創作,姑不論觀點正誤,這樣的動機和出發點即可給予一定的肯定。

安梧老師素有「才子」之稱,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天資聰穎、才華洋溢,因此當他提出洞見新見時,台灣學界同儕間欣賞之餘,眼紅妒嫉亦可想而知,往往有意或無意的忽略。但如果放眼到中國對岸以及世界性的儒學研究,「林安梧」三個字偶列名其中,專章專節的討論所在漸有;這些海外的學者跳脫出台灣,不涉及學派好惡乃至學術利益的考量,有時反能更客觀的評斷功過得失。

安梧老師也鼓勵我做自己的哲學,但現今學術大環境時不我予,日益制式化、標準化及專技化的學術走風,實難容個人特色之施展。所以若要在學術界立足發展,不免要遵守既有的遊戲規則,除非已是素孚名望的資深學者。如今,我只能在穩定中求發展,漸次摸索自己的路,屬於自己思想的路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