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

道與空性(博論摘要)

《老子》和《中論》分別是道家與佛教的重要典籍,本文即藉由二書之比較,來探討其間的異同,乃分別就語言策略、對反思維以及有無觀三個課題作探討。

對《老子》和《中論》而言,道及空性皆是不可言說的,因而其試著以一定的言說策略來因應此不可說。而語言策略所回應的不可說,就《老子》而言,可關乎世間對反關係的微妙運作;就《中論》來說,乃是涅槃空性之雙遮二邊、超脫一切分別思維。其中可從「有無」之對反概念,進一步看出其哲學觀點與關注課題之差異。如此,語言策略、對反思維以及有無觀三個線索,可統貫為本文探討兩本哲學典籍的主軸。以下除首、末兩章外,逐章說明本文比較所得之綱要。

在第二章語言策略部份,《老子》與《中論》的語言策略分別可以正反對演與立破兼施作為理解的方式。於此正反對演與立破兼施的言說策略,可歸納出四點共通處,分別為:一.兩者語言策略皆為回應不可說;二.在語言策略的視域下,皆顯示說與不說的微妙與弔詭;三.兩者之語言策略皆具有動態、靈巧之特質;四.策略詭奇之運用易於引起誤解。關於這些共通性其中可能的意義,在本章裡也進行了討論。

在第三章對反思維部份,本文指出,對於世間的對反概念,《老子》與《中論》分別提出兩種不同因應的方式。如就《老子》而言,萬物皆由兩對立面相依而成,此兩面會往其對立面轉化,而互有損益、消長;因此,如何在這些兩兩對立的世間中進退得度、取得平衡,並得以保全長生、無為而無不為,應是其所關心的。《中論》卻從對反二邊相即相離、雙是雙非的思路中,使揚棄一切二元性思維。由此可知,同樣面對世間相對二法,《老子》和《中論》提供了兩種迥然不同的理論模型,恰可作為對照。在本章第三節中,即對諸多相異處作出對比,包括兩者在對反語詞定位、用法上的不同,以及運思模式、中道思想上的差異,乃至二者重整體、重分析以及重批判、重和諧之別等方面的相互對比,來顯示出兩者間的區別。

在第四章有無觀部份,《老子》視有無為天地萬物之本,要人從玄之又玄的有無兩者,去洞觀道的深意,使能在此人世間保全長生;相對於此,《中論》卻以有無二見為顛倒妄執之顯現,並從有無二見的徹底破除,走向涅槃解脫的境地。對於兩者不同的有無觀,在本章第三節分別從有無的用法、有無觀背後的理論基礎以及其間的實踐性意涵,此三方面作出比較,其中涉及道家消長律與佛教因緣法的探討。

藉由本文之對比,雖然得知《老子》和《中論》皆以「善說」來回應不可說,也皆著重靈動、無執與善巧的語言策略來展現智慧;但同時也得知兩者在思想、智慧的特點及根本處上,有著實質的差異。換言之,兩者除了在「思想形式」上有些許相近之處,其「思想特點」及「思想基調」卻大有所別;而藉由《老子》和《中論》兩本典籍的比較,可推斷出中國道家與印度佛教的思想核心原是南轅北轍的。其中《老子》象徵中國哲學的思想傳統,與莊、易二書合稱三玄,而開展出陰陽、有無等的兩儀、兩極、兩全或兩行之道,重視兩兩關係間的變化、辯證以及和諧、統一等。而《中論》上承阿含、般若等思想,表達印度佛學中道不二的意旨,使能捨離二邊而從苦難中解脫。就此而言,老學及道家哲學的兩兩、兩儀之道,與中觀學和佛教思想的不二中道、不二法門,各自成為不同面向的智慧典範。

總之,本文以《老子》與《中論》為依據,溯源於老子和龍樹的哲學,從中探究道、佛思想的基本觀點與洞見,可發現道家、道教的始祖老子,與素稱「佛陀第二」、「八宗共祖」的龍樹,兩者思想有實質的差異,乃分別指引人走向長生久視或寂滅無生的路,而各自開創一片境地。儘管如此,兩者也在因緣際會下,跨越時空,於中國這塊土地相遇,並在後人牽針引線與創新繼承中,共同影響中國佛教的發展。

關鍵詞:道、空性、語言策略、對反思維、有無觀、正言若反、二諦、正反、立破、有無相生、非有亦非無、消長律、緣起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