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

無待之美

2015/7/12  Sun.
無待之美
「美」的體驗一般是透過身體感官──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的感知來獲取,例如透過眼睛可以欣賞繪畫、雕刻和建築等,透過耳朵有音樂、歌唱等。英文的美學esthetics即為「感覺學」,探討感官接觸外界所生起的經驗。 

但最高的「美」,應如《莊子》所說為「無待」的境界,即不透過感官也能升起的美感經驗。

如《莊子》<人間世>說:「無聽之以耳,而聽之以心」,甚至「無聽之以心,而聽之以氣」,即莊子認為不管是耳聽音聲或心識文字符號,都是有限、有所待的,而之所以「聽之以氣」,乃「無待」境界的顯現,故莊子說「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;唯道集虛,虛者,心齋也」。

超越感官、不依於感官,而返求於心、返求於氣,以追求一精神境界的知覺,在《莊子》書中例子不少,又如<養生主>中「皰丁解牛」說:「以神遇而不以目視,官知止而神欲行」,以及<大宗師>說:「墮肢體,黜聰明,離形去知,同於大通,此為坐忘」等,都有類似的意境。

不只《莊子》,《老子》第十二章說: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,馳騁畋獵,令人心發狂」,亦是對於外感官欲樂追逐的反思;相對的,《老子》亦認為「道」是感官所不能及的,如第十四章說:「視之不見」、「聽之不聞」、「搏之不得」即是,而以「無狀之狀,無物之象」(以及「大象無形」)來形容之。

「美」當是有恃於內而無待於外的,在佛教亦復如此,如《心經》說: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,以「空」來描繪一切物質性(色法)的存在;在《金剛經》也告訴我們感官經驗到的一切,皆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若以色、以音聲求見如來,執相求法,則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佛。換言之,「無相」是般若經教的核心教導,「於相而離相」、「念上常離諸境,不於境上生心」,《六祖壇經》也是這樣說的。

人一生追求諸多「美的感受,從粗劣的感官刺激,到柔美的感官慰撫,不一而足,不同的人樂在不同的享受。但真正的美、高段的美,應是超脫感官之上,收攝六根,直往內心觀照體驗。在一片寂靜中,所升起的「心地風光,將無所不美──「觸處皆青山綠水」,如此無待的心靈之美,當是美的極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