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26日 星期六

以直報怨與以德報怨


以直報怨與以德報怨

  人世間有許多無奈的事,必須面對各種不合理的對待,包括無理的否定、傷害、污衊、辱罵、騷擾、攻擊等,此或可統稱為「怨」。而面對「怨」,古來有兩種方式,一是「以直報怨」,另一是與「以德報怨」。「以直報怨」,顧名思義,乃直率地因應此不合理,力爭公平和正義;而「以德報怨」是不與其一般計較,退一步海闊天空,反倒去善待對方、友愛對方。以下就此兩者表達一些初步的想法:

(一)、以直報怨

儒家是講「以直報怨」,而不是「以德報怨」,至少在《論語》中孔子是這樣表示的。有弟子問孔子說「以德報怨」,其覺得如何?孔子回答是:「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」可知,孔子對於是非對錯乃是清楚分明的。

或者說,「直」在《論語》中是個重要的美德;如「益者三友」中,其中一個即是「友直」。而且表示,寧可在一個講理的法治國度中處處受罰,也不要在一野蠻無理的社會裡生活,如《論語》中柳下惠寧可「直道而事人」,而不願「枉道而事人」,即說明了這個道理。包括在「擧直錯諸枉」與「擧枉錯諸直」間,《論語》兩次提到「擧直錯諸枉」的重要,認為「舉直錯諸枉,能使枉者直」,而且說「擧直錯諸枉,則民服;擧枉錯諸直,則民不服。」換言之,孔子認為,人生在世要作個正直、直率的人,能認清是非,不做鄉愿。《論語》:「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幸而免」,又是一例,認為人的生存要依於正直,若不正直也能生存,那只是一種僥幸而免去了災禍。

雖然直率、正直是《論語》中強調的觀念,但技巧與方法也是很重要的,否則直而無禮、直而放肆,將顯得突兀與魯莽。《論語》中就記載有父親偷羊,而孩子卻主動告發──孔子表示他所謂的正直不是如此,而卻說「父爲子隱,子爲父隱,直在其中矣!」此除了強調人倫孝道的重要外,也認為正直的表現方式,可以是有彈性的,而不是粗糙、粗劣的。(當然,父爲子隱,子爲父隱」其中仍有諸多價值暨道德反思的空間。)  

(二)、以德報怨

   《論語》「以直報怨」、「以德報德」,背後所彰顯的是合理、公義、公道、是非分明等價值觀;相對於此,老子《道德經》提到「以德報怨」的觀念。而此「以德報怨」可在何種脈絡下理解?──當別人帶給你傷害,讓你痛苦,而你卻以恩德相報,這是怎麼樣的思維及心境所能辦到的?

  「以德報怨」在宗教中表現的最為徹底,大凡所有的宗教,皆傳遞著「以德報怨」的訊息。基督宗教說:「當別人打你的右臉時,把你的左臉也給他打」,以及「凡事包容、凡事相信、凡事盼望、凡事忍耐,愛是永不止息」等,即表達此一意涵,而且可看出其間核心基礎在於「愛」。此外,佛教所說的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此大慈大悲所表示的境界也在於此;又例如證嚴法師常說的「普天三無」──「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、沒有我不信任的人、沒有我不原諒的人」,這也是大愛極致的展現。

大愛或真愛是連敵人也愛,初步看來何等不合邏輯。就常人思維而言,多傾向於「以直報怨」;意即,若別人打你的右臉時,你不是也打他右臉,就是打他左臉,怎麼可能連左臉也給他打?──然而,這就是「愛」!往往讓人看似愚蠢的行為,背後卻常有偉大的情操,而這樣偉大的情操未必是一般人所能作到的。

可知,愛與慈悲是「以德報怨」背後重要的要素,就一般人來看很愚蠢,但其實卻很偉大。而此一作法,某種程度也顛覆了人們對是非、對錯等的制式認定,一如《靜思語》所說「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」、「不要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」等,告訴我們以暴不能制暴,仇恨也不能化解仇恨(如沾滿血的衣服用血水清洗永遠洗不乾淨)。而倘若我們選擇諒解,就是一種釋懷和放下;此釋懷放下的同時,不只讓自己遠離痛苦,同時也令心靈境界昇華。

(三)、「以直報怨」與「以德報怨」間的辯證

若問「以直報怨」與「以德報怨」兩者之間,何者境界較高?還是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面對方式?抑或是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?或者說,在正義與大愛、理智與情感、公道和溫暖、批判與諒解等之間,其先後優劣等該如何衡量呢?

以上是價值抉擇暨倫理學探討會遇到的問題。但這兩者間或許是相通的,存在於一種輾轉的辯證關係,而未必截然對立。意即,談正義、公平的背後,其實含有「愛」的層面,而且在談「愛」的同時,可能也是為了實現與追求某種公義。

換言之,宗教談「以德報怨」,但絕非不重視正義原則,而是另有一套正義觀。例如宗教徒的世界觀,往往與一般無信仰者不同,宗教認定有來生,或者有所謂永恆的生命,如基督宗教有天堂、地獄之分,佛教有三世業報說,如此機制的訂立,背後已蘊涵一套正義的追尋。

如基督宗教說「因信稱義」,認為公義是透過對上帝的信仰來實現的。人世間沒有所謂的公義可言,現世的利害得失並不是恆久的,都只是浮光掠影,而要重視來世的至福。因此《聖經》說:「我的國不在這個世界」,要人不以此生的福禍為福禍、得失為得失。同樣的,佛教強調因果報應,認為在業力法則下,一切的善行終將得到善報,惡行得到惡報,不容絲毫之差,只是報應的時間、地點及方式等各有不同。

如此,「以直報怨」與「以德報怨」間,或者所謂的公義與愛,兩者間未必毫無關聯,甚而可說是緊密相關的。而宗教家的「大愛」之所以異於「婦人之仁」,其一也在於「見識」的不同,能以智慧明斷而愛所當愛,在實現愛的同時顧及到公義之原則。

「以直報怨」與「以德報怨」兩者之間,或可用佛教所說的「二諦」來詮解。其中「以直報怨」乃是「世俗諦」,即對於世間是非、對錯、善惡、真假、凡聖等有著明確的分判,不和稀泥;而「以德報怨」屬「勝義諦」,在此一層次中超越一切二元對立,進入非善非惡、非對非錯等的絕待境界。而依龍樹《中論》所說:「若不依俗諦,不得第一義,不得第一義,則不得涅槃。」可知世俗諦與勝義諦間並不是對立或矛盾,而卻是相依而成的,乃是一個連續性的動態過程,而當中也可能涉及到「手段」(means)及「目的」(end)的靈活運用。

  總之,人我之間繁複的對錯是非,常令人感到棘手、神傷,其間除求無愧己心外,要不就「以直報怨」,要不就「以德報怨」。而佛教之談「空」,對人世間的價值取向,自有一套觀點,如佛典的「二諦說」即是,依此或可調和「以直報怨」與「以德報怨」兩種看似對立的主張。如此,佛教的大慈大悲,雖傾向於認同「以德報怨」,但未必就否定「以直報怨」,而仍有一套正義的堅持,其中端賴於佛法辯證深意的掌握!2013.10.26林建德寫於花蓮歇心居)

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

祈求的藝術

祈求的藝術

每個人一生中都有很多追求,如希望身體健康、事業順利、家庭美滿、妻賢子孝等。但如果凡事都可藉祈求而得,這世界就沒有公道公理了。因此佛教在業力的觀點下,因果如如,重視的是人本身的盡心盡力,只是在努力過後,為求心安而有所祈求。此與基督宗教重禱告,重於向上帝祈求以得庇佑,恰異其趣。

祈求有多種形式,如祈求是為了自己、祈求是為了他人、祈求是為了自己與他人等之分。如果是為了自己,那是種「欲望」,為了個人欲望的滿足。相對的,祈求是為了他人,或者為了自己與他人,那是種「心願」,希望他人與自己都能順心如意。

如此,祈求若為滿足欲望,或為完滿心願,兩者大有不同。如很多年輕學子希望考上醫學系,然若僅是圖個待遇好、福利多、社會地位高等,此即是「欲」;相對的,希望能助人、救人,盼以一已之力令病者脫苦等,此即是「願」。兩者之別,在於「欲」是種野心,而「願」是種壯志。《華嚴經》說: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」,大致就顯示兩者的不同。

如果天上神明會因人們自私的祈求而「滿其所欲」,這樣的神明必不高階、高段;所謂「物以類聚」,祂必和膜拜者一樣,重於個人的私心和貪欲,以功利利益為導向。因此,縱然滿其所欲,然找後門辦事的代價所費不貲,不免要供祂所用、所差遣。相對的,祈求是為「遂人所願」,願他人一切都好,此大我、無我的精神,顯示信者人格素質之高尚以及所信者神格之高超。

佛教與多數的神教信仰不同,重視祈求之餘,更強調自力、自依止。祈求於佛菩薩、龍天護法等,僅是種權宜方便,乃為應急之需,暫時性謀個便利;猶如現金不足而急須用款,只好向銀行預支借貸,待他日盈收後奉還或加倍歸還。當然,也有可能對方拒絕借貸,回過頭來還是得靠自己,求人不如求己。如此除了自求多福外,更要「自求修福」!

認識佛教愈深,愈不向外祈求些什麼,卻是「反求諸己」,愈往自己內心探求,而且有所求、有所不求。如證嚴法師之「三求三不求」──即與其求身體健康,倒不如求精神敏睿;與其求事事如意,不如求毅力勇氣;與其求責任減輕,不如求力量增加。

總之,正信佛教的祈求有兩個重點:第一、不為自己而求,反能祈求別人更好;第二、即便為自己求,也不是求物質的安適或享樂,而是求慈悲和智慧的增進,求心力的堅韌與強大。倘若如此祈求,才可謂識得祈求的藝術!(林建德完稿於花蓮歇心居101.10.19

最後一程

最後一程

上星期日我們把女兒念音的骨灰置放在花蓮一處佛寺中,敦請法師主法,由內人、母親和我及一位師姐共同參與,算是我們為她做的最後一件事。

念音往生於五月上旬,至今已五個多月,不久後大體隨即火化,骨灰不到一百公克,原先預計安放骨灰在法鼓山生命園區,無奈預約者為數眾多,我們一排就排到十二月底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我們只好暫放家中,放在供桌的底層,靜靜地等候著,也偶爾以意念和她對上幾句話。

就民間信仰傳統而言,陰陽兩界相分相隔,把骨灰放在家裡是大忌。然我們以為是自己女兒,放在家裡應無妨,亦頗為放心。然四、五個月過去,我倆覺得心中似有個掛礙,幾番斟酌還是決定早點安置。中國人所謂「入土(塔)為安」,所指或也如此,不只是亡者靈安,生者亦感心安!

該寺院離花蓮市中心約莫四十分鐘車程,沿途間風光明媚,令人心曠神怡。佛寺所在地勢雖不高,但面向花東縱谷,視野相當遼闊。我想念音長住於此,不只佛號經誦聲不斷,亦常伴青山綠水之間,她應是會很喜歡!

回到家中,望向供桌底層空蕩處,知道家中少了一個成員,不免悵然若失!但就如同我們常向念音說的:妳是爸媽永遠的女兒、深愛的女兒,期盼來生當相會,有緣一定再相會!(林建德完稿於花蓮歇心居101.10.15



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

拿什麼來換?


拿什麼來換?

 

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命好,但願一切亨通,然我們憑什麼比別人多點好運?儘管趨利避害、趨吉避兇是人情之常,然而,在我們向神、上天或佛菩薩祈求諸事順利、事事如意,我們是拿什麼來換呢?

 

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,要怎樣收穫就要怎樣栽,乃事理之必然;但當我們田地有限,種了瓜就不能種豆,種了豆就不能種瓜,又要如何期待「魚與熊掌」兼得?

 

一個人的功德福報猶如田地之大小,如有些人想當大明星,想出名、想紅,但如果沒有那樣的福德資糧,很可能功成名就,後患卻也無窮;如風光一時後的迷失,使得生活糜爛,而至嗑藥、吸毒、精神疾病等,最後是心力交瘁,窮愁潦倒。另有些人爭權奪利,名利權位是得到了,但人心也隨之腐化,最後醜聞百出,不是身敗名裂,就是鋃鐺入獄,甚而引咎自盡。或有人馳騁商場,事業版圖雄霸一方,叱吒風雲,然若福緣不足,很可能日如中天之際,卻倏地不治之症上身而溘然辭世。

 

以上在社會新聞中都可找到實例,對一般人而言並不陌生。其中因素除了不珍惜羽毛,在高處、亮眼處常保警覺自我惕厲外,還和個人福德因緣厚薄有關。即有些人極盡所能爬上高峰,但要是自不量力,也不知勤置田產,把餅畫大,則難免貧地過度開發,以高高升起換取重重摔下的代價。

 

因為知道世間乃如是因、如是果的秩序推移,使人面對生命的成敗得失多一份坦然。如此,在寺院禮拜時,我鮮少向佛菩薩祈求什麼非實現不可,而只是虔念佛號;因為知道跟祂要了A、得到A,我可能就會失去B;反之,要了B就會失去A。而唯有祈求自己能多修智慧、多修福報,在道業上福慧雙全,不去寄望世間的名利雙收,也不期待「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」!

 

佛教說「廣植福田」,就是要把福報的田地做好、做大,使能功德圓滿,面面俱到,否則當我們祈求一事之如願時,是否已準備好一物之失去?2013.10.07林建德寫於花蓮歇心居)

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

患難真情


患難真情

初出生的女兒往生近五個月,這陣子除小孩的事,我們夫妻倆諸多運勢亦不太順。然在生命的低潮期,內人與我相依相伴扶持走過,患難中的真情,又無比可貴。

在小孩生死交關之際,不少人對我說:這不只是考驗你自己,更是考驗你們夫妻之間。幾度思量此語,實有其道理;在這些風波之後,我更認識了我的太太,也更加珍惜、疼愛著她!

阿含佛典說:情愛是雜染、是牽絆,人世間之痛苦源自於此──對男女關係而言,初認識、交往的階段確是如此,彼此間之吸引多半立基於生理上的依戀纏綿。但一旦朝夕相處,而至結成夫妻、共組家庭,吸引力漸由生理轉向心理,除了如膠似漆的愛情更多的是細水長流的親情。

因此,俗世紅塵中男歡女愛固然為雜染牽絆,但日久的提煉昇華,存在的已然是情義與道義。如張宇〈給你們〉歌中所說(此曲曾為我們婚宴所用):結婚了,不再是一個人,兩人互為彼此的伴,未來的一切都緊密相關,不只福禍同當,同時也喜悲共享,處處時時想著念的都是「我們」,付出了幾分、愛就圓滿了幾分!

在西方的結婚誓詞中,教會牧師證婚時,亦要男女雙方無論是環境順逆、疾病健康、富裕貧窮、快樂憂愁等,兩人將永遠相愛、相互敬重;彼此毫無保留的給予,盡所能供給對方的需要,在危難中相互保護,在憂傷中相互安慰,信守承諾終生不渝,直到永遠、永遠!

是的,人世間情愛之難能可貴,就在於「不離不棄」,即便面對多大的磨難考驗!

林益世因貪瀆案接受調查、審判,他太太彭愛佳或知情、或不知情(亦可能涉案),但兩人進入法院時相伴左右、雙手緊扣,我知道他們決心一起渡過,共同面對未知的煎熬和苦痛。雖然犯罪令人不齒,但兩人患難中的相互與共,我亦不免有所感動!

我和內人失去了小孩,卻增進彼此的認識,以及更多、更深的愛與疼惜;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」,此或也是一例。未來人生的路很長、很遠,我想只要和所愛的人一路相伴,不論多少風風雨雨,一切終將雨過天晴,海闊天空!2013.10.04林建德寫於花蓮歇心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