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

一路好走

2015. 10.28  Wed.
一路好走
今天晚上聽到一位巴拉圭人醫會醫師胡安‧梅沙在花蓮慈濟醫院病逝的消息,聽到的瞬間我內心感到淡淡哀傷。

我並不認識這位醫師,只不過他來自南美洲,和內人一樣都講西語。

在這裡有慈濟人相伴,雖然不至於人生地不熟,但畢竟語言不通,所以內人以「同鄉」之誼(雖然她其實是阿根廷),幾次去探望他表達慰問和關心,昨天早上還幫他們送早餐(他們說吃不太慣台灣的食物)。

內人探視後偶會和我提起他的病況,也曾表達她的憂心,例如多種疾病纏身、暴瘦二十公斤等。我都只是聽聽,心想在醫療團隊全心呵護搶救下,一定可以安然渡過難關,沒想到卻收到他突然往生的消息。

我想此時此刻他的家人都相當難過,包括證嚴法師和慈濟師兄姐也同感悲傷。

我上網看了一下一個多月前,他來台灣治療時信心滿滿的畫面,沒想到生命無常,一個月後客死他鄉,令人不勝唏噓。

晚上近十點內人到醫院太平間打算捻香致意,但眾人已助念完畢,大體放入冷凍箱內,她只好轉向他的夫人致哀,並陪同他們一起回到宿舍區。

梅沙醫師,雖然我不認識您,但我誠心的祝福您,願您一路好走,而您曾在慈濟種下的善因善緣,來日必有開花結果的一天。

隔天志工早會證嚴上人致不捨之意(3分30秒處)

毋枉毋縱?!

2015. 10.27  Tues.
毋枉毋縱?!
「毋枉毋縱」是眾所皆知的一個成語,期盼我們的法律不要冤枉好人,也不要縱放壞人,但是我們的司法真是如此公正嗎?

日前看到中視「冤獄」報導,無緣無故被關十幾、二十年者有之,不幸被槍決者亦有之,讓人對台灣的司法感到心灰意冷。

這社會有多少壞人被縱放,就有多少好人被冤枉,如果依這樣推想,「冤獄」發生的比例還真的不低。相對的,在崇尚人權的法治國家裡,奉行「無罪推定(presumption of innocence)」的原則,在未有充足證據證明有罪之前,必先推定被控告者無罪,即寧可錯放有罪在身的人,也不願傷及無辜。

在台灣「冤獄」傳聞不斷,證明我們的司法體系大有問題,除了制度上的改革外,司法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及心態操守也是重要的一環。倘若大家都能將心比心,秉著良知認真辦案,我相信此等悲劇的發生會大幅降低。

相關文章 醫院與法院

真善美聖

2015. 10.24  Sat.
真善美聖
現今的學術工作猶如科學研究一樣,皆重於「求真」,但只有學術的人生我想是偏缺的,甚至是貧乏的。人生除了「求真」之外,當也要從道德的善、藝術的美.、宗教的聖來汲取養分。

到底讀書、做研究要達到什麼樣程度才會心滿意足呢?事實上,「學無止盡」,或者說「學然後知不足」,人是不可能以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,所以當轉換心情,用不同的態度來做學問,不要讓自己處於「學如不及猶恐失之」的焦慮狀態。

因此,在「求真」過程中也當納入美善與神聖的關懷。如用欣賞、玩味和享受的心境來讀書,是為「美」;希望以知識之力量來幫助他人、服務人群,是為「善」;以好的觀念和思想來提昇自己,完成人格,是為「聖」。

總之,只有學術的人生是偏缺的,甚至是貧乏的;任何有反省力、自覺的學者應從不同領域吸取養分,讓自己學問的生命更加豐富與深刻。

一切良善終將相遇

2015. 10.23  Fri.
一切良善終將相遇
唐君毅說:「在遙遠的地方,一切虔誠終當相遇!」──不管信仰為何,任何虔誠者的內在心靈都是一致相通的,其間的重點在於信與敬,而不在理智的窮究、析辨。

不只虔誠的信仰如此,良善的品性亦復如是。任何的成就,如果不是建立在良善品性,這樣的成就便不具意義,小則是一種自私自利,大則是讓自己摔得更重。

一切良善終將相遇」,是故不要羨慕別人擁有的多,因為飛黃騰達的同時,若沒有伴隨品德的提昇,那只是置自己於險境(而不自知)。

所以不需和人競逐比較,這世界的一切從長遠的眼光看來都是公平的。除了個人能力和知識的充實外,我們更要反問自己是否有更多、更大的善心與愛心;如果有的話,我們會對自己愈有信心,也愈不想和別人計較,亦不會因外在的來去而患得患失。

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

將心比心

2015. 10.26  Mon.
將心比心
今天中午看公視「誰來晚餐」節目,報導一對夫妻身為(準)流浪博士的悲哀。

之所以引起我注意,有以下幾點:第一、我們年紀相仿,都是學術中人;第二、都在國內拿博士學位,乃名符其實的「土博士」;第三、都在大學任教,且都是文史哲領域;第四、皆初為人父,孩子尚幼小。

試想: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,工作不算穩定,南北奔波四處兼課,以鐘點費支薪,收入加總起來勉強達到專任的二分之一,寒暑假還沒薪水可領,這種不安定、沒保障的生活,如何安心讀書、做學問呢?

相較起來,我作為一個在大學任教的專任教師,算是幸運許多了,他們沒有的我幾乎都有,相對而言輕鬆不少。倘若將心比心,換作我是他們,我會怎麼想呢?──說真的,我實在難以想像。

為自己慶幸,心存感恩之餘,我只能替他們抱屈、為他們加油,希望學術界、教育界能多一點溫暖,多一些公平和正義,多為這些需要養家活口的年輕世代們著想。


相關報導  


染淨心、善惡行與苦樂報

2015. 10.25  Sun.
染淨心、善惡行與苦樂報
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是一般人認定的佛教之因果報應觀,這和《易經》說的「積善之家必有餘慶;積不善之家,必有餘殃。」可說是一致的。此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的文句在佛典中時可得見,[1]在《阿含經》亦明確表示持戒行善者當可生善趣,[2]反之不然。

但可注意的是,阿含經教中,亦有「善有樂報,惡有苦報」之說,[3]這似意味著善報是一種樂報,而惡報是苦報──善惡報應和苦樂報應之間似沒有明顯的區別。在《增壹阿含經》、《法句經》中也說:「心為法本」,心之念惡、念善,透過行為即有受苦、受樂之別,[4]以苦、樂來表達善、惡果報之概念。

善惡對比於苦樂較為抽象、複雜的多,善惡難以客觀界說,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定和判斷,如G. E. Moore所說「善」是不可定義的。如此,佛教從苦樂經驗的實證概念,來取代或形容善惡報應,更貼近於一般人的直覺,使人容易領會得到。

除了善惡、苦樂外,也當把染淨此組詞彙帶入,而較為完整。如窺基補充前述《阿含經》、《法句經》之看法,認為以淨心行善將得樂報,相對的染心造惡將受苦報,而可如下所示:[5]

淨心──善行──樂報
染心──惡行──苦報

將染淨、善惡、苦樂之整體一起含括思考,或許才能較完整顯示出佛教的因果業報說。

(林建德寫於花蓮中觀室)





[1]如《佛藏經》卷2〈往古品7〉:「惡有惡報善有善報」(CBETA, T15, no. 653, p. 796, a16-17)《菩薩瓔珞經》卷8〈有行無行品24〉:「隨其緣對,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。」(CBETA, T16, no. 656, p. 78, c6-7) 《菩薩瓔珞本業經》卷2〈佛母品5〉:「是故善果從善因生,是故惡果從惡因生」(CBETA, T24, no. 1485, p. 1019, a8-9)
[2]如《雜阿含經》卷20:「若婆羅門行十善業跡者,當生善趣」(CBETA, T02, no. 99, p. 142, c13-14) 《增壹阿含經》卷20〈聲聞品28〉:「持戒之人無所觸犯,生善處天上。」」(CBETA, T02, no. 125, p. 651, c1)
[3] 《長阿含經》卷6:「身行不善,口行不善,意行不善身壞命終,必受苦報。……身行善,口、意行善,身壞命終,必受樂報。」(CBETA, T01, no. 1, p. 38, c21-27) 在不同經論中亦有類似字句,如《舍利弗阿毘曇論》卷7〈非問分〉:「云何樂果業?若業善有樂報,是名樂果業。云何苦果業?若業不善,是名苦果業。云何非樂果非苦果業?除樂果苦果業若餘業,是名非樂果非苦果業。」(CBETA, T28, no. 1548, p. 582, a28-b2)
[4] 《增壹阿含經》卷51〈大愛道般涅槃品〉:(CBETA, T02, no. 125, p. 827, b13-16)《法句經》卷1〈雙要品〉:(CBETA, T04, no. 210, p. 562, a13-17)
[5] 《唯識二十論述記》卷1:「諸法心為先,為勝及為顯,若人起淨心,說言及作事,樂從三善生,隨逐猶如影。諸法心為先,為勝及為顯,若人起染心,說言及作事,苦從三惡生,如輪隨牛脚。」(CBETA, T43, no. 1834, p. 982, a8-11)

永恆懷念

2015. 10.22  Thurs.
永恆懷念
今天課堂上介紹印順法師「人間佛教」思想,讀到大乘佛法興起的推動力,是「佛涅槃後,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」──這樣的懷念是通過情感的,如此就有想像的成分,而且離佛陀的時代越遠,想像也越多;換言之,大乘佛法可說是理想投射後的信仰產物。

把「大乘佛法」視為是想像而來,如果直白的說,似可說是某種形式的「虛構」(註);雖然這樣的「虛構」是部份而未必是全面性的,但第一次聽到此觀點,仍是感到有些訝異。然而幾多思量後,在理智上我不能不認同這樣說法的正確性,即便在情感上有接受的困難。


我曾在一篇論文提到:印順法師認定大乘佛法興起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,可知他並不完全從史料遺跡來論述或推斷大乘起源,而是就一原理、原則總括而論;即大乘興起與佛弟子的信仰心理密切相關,致使佛法從理性、實證的義理與修行風格,進展到重感性、重玄想的傾向,不斷擴大情感崇仰面向,進而推動大乘佛教的開展。


如此,印順法師以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」,來說明大乘興起的主要動力,此觀點可說是更高一層次的推斷,乃是哲學或宗教哲學之後設(meta)推斷,作為立論的著眼處;而學界似忽略此一向度,印順法師卻強調這面向的重要。


事實上,非但大乘佛法是佛弟子(在情感上)對佛陀的永恆懷念而發展出來,諸多宗教的形成亦然;例如媽祖信仰興起之動力,也可說是群眾對林默娘永恆的追思、懷念,一樣涉及到人性複雜心理面向的作用。


此外,儒家孔孟、道家老莊,也從哲學思想走向宗教信仰,而有儒教、道教的產生。包括耶穌原是一歷史人物,但他在世時的偉大事蹟,逝世後引起世人無限思慕,亦透過懷念生起種種想像(乃至於渲染),集體建構成一特定宗教信仰。


原始佛法以「滅苦」為核心關懷,「苦」是一種確切的身心體驗,不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或想像;既要超越痛苦,即要回歸身心(五蘊)觀照,這和(他力)宗教未必有直接關係。但進入到大乘佛法,可說是走向「宗教化」的運動,此時不再只是「自力」,而更強調「他力」,可知(大乘)佛教和多數宗教發展歷程是很接近的。


如此,大乘佛法興起是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,雖然有違虔信者的信仰直覺,但應是理智上站得住腳的一個宣稱。


註:與其說「虛構」,應說是因緣所生而成。「佛涅槃後,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」,印順法師在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》已有深度開演,回到文本才能更確切掌握其中內涵。--以上謝謝呂勝強老師的補充!

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

每日極短篇38

2015. 10.21  Wed.
學問小,少遠遊
淩晨時分回到台灣,臺北過一夜後,中午時乘車回到花蓮。連日來奔波,多少感到疲累,雖然沒有時差問題,但還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和恢復。

十多天旅程,很多事該做未做;雖然擺在眼前事情很多,但也不知從何開始做起,心想還是安定的生活好。

佛典中曾討論已證悟的阿羅漢是否會退失?持肯定立場者認為,退轉的因素之一是長途跋涉。我約略能感覺這句話的真實性,就我個人而言,這幾天四處奔走,該讀的書、當寫的論文都荒廢了,長期下來學問自會退步。

雖然說「讀萬卷書,行萬裡路」,但就我現今而言,除了「孩子小,少遠遊」外,學問小也當少遠遊,意即在未讀萬卷書前,還是少行萬里路為妙。

2015. 10.20  Tues.
回家真好──杭州第四天
今天我們一家三口與瑋泓一家三口同遊杭州,以人民幣三百元一天包下一台休旅車,依順序逛了七0四工程(林彪秘密軍事基地)、登雷峰塔、西湖遊船,以及訪東坡紀念館、老龍井景區(「禦茶園」)、絲綢工廠等。

杭州是觀光勝地,車多人多,這對當地的居民而言,可謂喜憂參半;一方面帶來龐大經濟效益,但一方面也因人潮過多影響生活品質。

對我們外地人而言,兩天短暫停留,只能蜻蜓點水的看,難以深入體會、體驗當地文化,而且攜家帶眷的行動起來也不甚方便。

晚上九點半的飛機抵達台灣快十二點,搭車回到三重已快兩點。雖然旅途疲憊,但返抵國門的感覺真好,熟悉的地方讓人心情放鬆;簡單盥洗後就倒頭呼呼大睡了。
Bodhi & Vicky 兩小無猜 
2015. 10.19  Mon.
「靈隱」杭州──杭州第四天
今天早上八點半經杭州佛學院安排,我們到杭州著名古剎靈隱寺參訪,並在附近景區走走。

靈隱寺風景區我六年前曾來過一次,也是研討會機緣來的。那時向旅館租借腳踏車到處遊走,真覺得杭州是個好地方,其中靈隱寺一地的景區果然名符其實,山明水秀間「靈隱」其中。

只不過現在帶著小孩同遊,不像以前一個人獨行那樣方便、快活,只能走馬看花隨意看看,不能細細品味、感受。

下午我們騎腳踏車貫穿整個西湖。西湖之美實令人醉心,「上有蘇杭,下有天堂」,此言不虛也。
大殿佛像寧靜莊嚴
 坐上腳踏車
開心遊西湖 
2015. 10.18  Sun.
會後偶思──杭州第三天
兩天的研討會今天結束,這次會議雖然是杭州佛學院主辦,但主要是學者之間的交流,不只一般信眾沒有參與,連佛學院僧人及同學也很少參與。

或許是因政治因素,大陸的佛學教育不比台灣自由和進步,大陸僧人的品質也不若台灣。而杭州佛學院辦學、辦會議的原因之一,應也在僧教育的關注,只不過看不到同學們的參與,這是相當可惜的。

杭州佛學院副院長慧仁法師是主事者之一,雖然我和他並沒有進一步接觸,但從他的儀態、氣質,可以感覺出他純樸的道人本色。我想他是想把教育做好,把佛法推廣出去,希望透過學者們的專業,提昇佛教徒的知識水平。

我和一些朋友感受到他辦學的熱誠,紛紛表示未來若有需要,當盡綿薄之力,為大陸佛教作一點小小貢獻。
 杭州佛學院一景(取自清原FB)
2015. 10.17  Sat.
思考問題──杭州第二天
今天是研討會第一天,早上到杭州佛學院參加開幕式,下午正式議程,我也發表了我的論文。

唯識學不是我的研究領域,但這幾年確實寫了幾篇佛教心意識理論的文章。雖然時間有限,不及與學者們交流意見,但卻從別人的論文發表中得到一些收穫。

例如我發現我應該多寫一些小而細、細而精美的文章,深入的討論一些(或一個)論證,避免討論大而廣的題材,才是比較好的寫作策略。

此外,會中論及現今學術研究對佛教信仰與修行產生的弊端、乃至傷害,而有「佛教義學」(Buddhist theology)之呼聲,強調佛學研究的主體性。當然其間涉及學術立場和信仰立場之間的爭衡,以及佛法實踐和現代學術研究應保持何種關係的討論。

另外,論及唯識學的繁複理論,如何切身應用在佛教修行呢?南傳佛教阿毘達摩論書對身心的細緻描繪,已有人運用在禪觀修持上,如緬甸帕奧禪師即是一例,那唯識學精深的理論呢?如何把唯識思想放在實踐脈絡來確切修行、蒙受法益呢?此頗讓人省思。

許多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輕易回答的,但藉由眾人的集思廣益,雖不至於解決問題,但至少透過思考去正視問題、了解問題,這樣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種收穫。
2015. 10.16  Fri.
妻女重逢──杭州第一天
今天是最後一次上課,和同學一星期的師生緣暫告一段落,晚上要前往杭州參加另一個唯識學會議。

我從上海到杭州,內人帶著小女從台灣前來會合。一個星期沒見了,心裡頗為思念;今天一想到要看到我心愛的小寶寶,心情就特別好。

上海到杭州路程約莫兩個小時,我們租了一輛老舊的麵包車(合法經營),但因為下榻的酒店路線不熟,多繞了一陣子,到達時已快十點。

雖然黑夜裡什麼也看不太清楚,但或許是因為在杭州,也或許所在的酒店地處景區,感覺身處青山綠水之間,周遭氣場特別的好

原來「杭州海華滿隴度假酒店」坐落在「新西湖十景」之一的滿隴桂雨景區,既毗鄰虎跑夢泉,也與西湖僅有咫尺之近,果然是名符其實的「度假」酒店,能在此地開會也算是一種享受。

一見到小女,自然地又抱又親。她似乎很訝異我的出現,睜大眼看著我外,也顯得相當開心。

我仔細看她幾眼,和她玩了一會,覺得她又長大一些。她還在我面前站立給我看,彷彿告訴我:「爸拔!我會站了,您說棒不棒?」我和內人都高興地為她的鼓掌,她似乎也很得意。

人世間沒有比家人團聚更令人欣喜的事了。

爸拔我來了!
被蚊子Kiss
 2015. 10.15  Thurs.
一日遊──上海第五天
今天和東明、清原同遊上海,首先到了著名的真如寺、玉佛寺及靜安寺,所以可說是上海寺院參訪一日遊。

真如寺旅客少,整體感覺幽雅素淨,從建築、佛像、書畫等,都看出這個寺院脫俗的「境教」,自然而然讓人靜心、攝心。而玉佛寺、靜安寺皆地處閙區繁華地段,遊客如織,反不得安寧;不過這兩個寺院都是著名古寺,我久聞其大名。如玉佛寺曾是當代高僧太虛大師住持的道場,也是他圓寂之處,我們很巧合地還到他當初圓寂的臥室一看。而法鼓山聖嚴法師早年曾在靜安佛學院就讀,亦和靜安寺有一定淵源。

寺院參訪完後,已是傍晚,我們在靜安寺附近台灣人開的素食館用餐,晚上到外灘走逛,見識上海大都會的魅力所在──聳立的高樓大廈,遼闊的港灣,歐式異國建築,往返穿梭的船隻,來自四面八方的人種,包括標誌性景物如東方明珠、人民英雄紀念碑、外白渡橋等,都成為上海的象徵。

上海之所以為大陸「一線」城市(內地用語),我想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靜穆的真如寺
 攝於真如寺
清原合影(真如寺) 
攝於太虛大師圓寂房間,現為駐寺藝術家楊在興工作室
(取自清原FB)
太虛大師圓寂房
東方明珠
2015. 10.14  Wed.
向內收攝──上海第四天
今天是第四次上課,雖然沒什麼酬勞,或者可說是當志工,但我還是認真教課,甚至還超時工作;一方面此事無關乎聽課的同學,另一方面講授佛法本是職責所在。

華人社會講人情、重關係,台灣如此,中國大陸更是如此,很多事不是按規矩來,卻常有後門可走,因此許多規定都只是參考而已。

包括學術工作原本力求客觀、公正和嚴謹,但據說在大陸學術期刊發表論文,都是套交情才有辦法登出。如果真如此,無法公平競爭,那學術研究之後落伍、落後似可以想像。

如屠呦呦中國國家院士屢選不上,卻足以拿諾貝爾獎,即是一例。我頗慶幸自己身在台灣,不公不義之事雖多,但也稍減。無論如何,把自己本份事做好,心思向內收攝,一切的利害得失,就不需牽掛太多。

相關文章    牆裡開花牆外香

2015. 10.13  Tues.
在商言商──上海第三天
今天才知道這幾天上課既沒有講師費,也沒有機票費補助,只有提供生活費和住宿費,加減下來一天大概淨領兩百元人民幣,出乎我意料之外。

當初邀約我講課,我並沒有多問細節,雖然有寄一份資料給我,上面記載相關規定,但我並沒有多看,覺得當如一般行情,機票補助、講師費等應該都包含在內,然事實並非如此。

講課議價顯得俗氣,所以我不理會酬勞如何,只是想傾囊相授所學,但這樣的觀念似乎需要修正;因為「在商言商」(business is business),該怎麼做就怎麼做,畢竟一趟行程給我自己帶來不便(如學校調課),所以日後還是得權量利害得失,再決定是否接受邀請。

錢不是最主要的考量,很多的志工不僅不支薪反而自掏腰包,但這還涉及公平及尊嚴的問題。有了這次教訓,往後的權利、義務當確認清楚,才不會有認知上的落差。

2015. 10.12  Mon.
一期一會──上海第三天
今天是第二次上課,聽課的同學由五個增為八個,人數稍多,難以多花時間和每個同學互動,再加上所在的討論室沒有電腦、投影機等設備,只能憑記憶所及即興發揮,感覺顯得隨性、鬆散,不算是講得好。

上課除了是知識的傳遞,也應該是生命經驗的交流;過往我們的教育著重於前者而不在於後者,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。

如今我自己成為老師,如何在知性、理性的啟發過程中,多帶點「人味」,在心靈層面亦能和同學互相有無、彼此分享,應是一件深刻而有意義的事,否則僅是一「教書匠」而已。

人與人之間,偶然的一句話也可能改變一生,而且「一期一會」,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珍貴難得的。我當期許自己做一個有溫度的老師,而不是冷冰冰知識的給予,特別是像這樣的短期課程,可能人生就這麼碰頭一次,當好好珍惜才是。
 課後合影留念
(我想站著,同學硬要我坐著)
2015. 10.11  Sun.
充實之樂──上海第三天
今天是星期天,早上都待在旅館,下午和東明到龍華寺走走,該寺佛像古樸,整體建築和環境和多數寺院相近,以中國傳統風格為主,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沒有大量焚香,此可說上海文明進步的象徵之一。

下午參觀東明宿舍,他的住所被書堆滿,書法、佛畫、佛像隨處可見,信仰之虔誠可見。雖然他感念他所得到的一切,只不過大陸畢竟不同於台灣,感覺學術發展因文化、民族性而受限。當然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,我只能勉勵他潛心下來好好做學問、寫文章,才是王道。

誠然,一個學者的快樂,應建立在知識的探索上,而不需要和多數人一樣爭權奪利。包括這幾天隨處走逛,我並沒有覺得有多大收穫,最多只能說是散散心、渡渡假而已,還是喜歡獨自靜下心來讀書思考,那種「充實」的感覺。

所以我決定之後幾天,除講課外,就是自己讀書、寫文章,少往外處跑,從知識上、精神上感受內在的歡悅。
東明合影
2015. 10.10  Sat.
第一堂課──上海第二天
今天是上課的第一天。這次密集課程名稱是「宗教文獻選讀」,可知範圍非常廣,因各宗教流佈於世,宗教文獻自是不可計數,光是「佛教文獻」就何其多。我只選定佛教的基礎《阿含經》(鎖定《中阿含》)作為選讀的重點。

共有五個博士生聽課,主要是哲學系同學,也有一位來自歷史系。第一堂課彼此間都很生疏,我多花一點時間自我介紹,包括我的求學背景、研究興趣等,也說明對佛教思想發展的基本看法,凸顯《阿含經》在佛教史上的根本地位。

中午上完課後,和東明到校園華東師大校區用餐,之後在校園隨意逛逛,並走到鄰近的上海交通大學,再驅車到華東師大另一校區(車程一小時),買了雙Nike鞋,用過晚餐後返回旅館。

在內地吃素不像台灣方便,但「方便素」倒是沒有問題。只不過這裡的餐館味精、鹽、油等都放得太多,連我這個味覺遲鈍的人,都能輕易吃得出來,實在是「口味」不合;另外,衛生條件感覺也沒有很好。

在外地生活,我要多注意一下飲食,「病從口入」,不要屆時吃壞肚子而徒增麻煩,因此寧可少吃、不要多吃,寧可吃好吃貴,也不要吃便宜而不新鮮、不清潔的食物。
 華東師大校園一景
攝於上海交大
2015. 10.9  Fri.
快快樂樂出門──上海第一天
今天搭十點十五分的普悠瑪到松山,準備兩點半從松山機場飛往上海虹橋機場的長榮航空。

很多人應該都有同樣的經驗,到了機場,心情就跟著「飛」起來。我看到機場遊客如織,大家期待興奮出遊的表情,內心亦受感染,心情跟著放鬆起來,也想快快樂樂的出門。

四點半左右飛機落地,「打D」到華東師範大學的滬華國際大酒店下榻,我將在這住七個晚上。晚上和張曉林老師和東明一同用餐,閒聊大陸學界的景況,果然兩岸學風很不相同。

12點才睡,或許是新環境,不好入睡,沒多久又醒來,才三點而已,又累但又難以入睡,只好隨意看看書,準備一下這幾天上課的內容。
華東師大哲學系館
 2015. 10.8  Thurs.
準備啟程
明天要啟程到上海,今天上完課回家忙著打包行李,希望沒有漏掉什麼。

在內地網路不像台灣四通八達,googleyoutube等都被封殺,我的email、部落格也連帶不能使用。

有朋友建議可安裝「翻牆」軟體,今天早上試裝了一下,不知道屆時翻不翻得過去?若有新貼文,代表翻牆成功,否則失敗。

兩岸目前交流頻繁,這是繼今年五月到寧波後,我第二次訪大陸,看來我也要學習適應大陸的生活模式,包括網路使用習慣,否則不免有「一國兩制」隔隔不入之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