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

我讀《浩蕩赴前程》

2017.6.11  Sun.
我讀《浩蕩赴前程》
上個月底參加第十五屆印順導師思想研討會有幸請閱到《浩蕩赴前程:昭慧法師訪談錄一書,我每天抽空讀一點,終於在日前讀完。

我一頁一頁讀,或而精讀、細讀,或而略讀、翻讀。誠如書名「浩蕩」二字所示,昭慧法師前半生的經歷,實是「浩浩蕩蕩」,精彩絕倫。這十多年來國史館出版的佛教人物口述歷史,我拜讀不少,其中尤以這次厚厚兩大冊最具份量,而這也顯示昭慧法師豐富的人生閱歷。

昭慧法師集宗教師、學者、社會運動者於一身(如訪談人侯坤宏教授在序中提到),接觸面向之廣,涉足領域之多,非一般人所能及。

大多數人扮演好一個角色就相當不易,更何況「身兼三職」?如我作為一個學者,在自己的小天地裡(其實是舒適圈)已然諸事紛陳,少有多餘心力旁顧其它,但法師以驚人的意志力與耐心出入「三職」,不得不令人佩服。讓人慚愧的是,只專心做一個學者的我,展現出來的研究成果,卻未必及於她一人,達不到她三分之一的總工作量。

昭慧法師雖有三重身份,但在我看來應只有一種,即以「菩薩」之身統攝「悲智」之修行,而可謂「會三歸一」。亦即法師以一介「出家人」,體現慈悲與智慧的菩薩願行,其中「社會運動」是入世悲願情懷的實踐,「學術研究」則是佛法如海智慧的契入,而可謂是「悲智雙運」的菩薩典範。

兩大書冊涵蓋面向寬廣,上至總統、達官貴族,下至少弱、布衣百姓;既有深奧的佛理闡釋,亦有對小動物的溫情呵護。

台灣佛教近二、三十年來重大事件,法師幾是無役不與,從大安森林公園觀音像事件、佛誕放假運動、比丘尼正名運動、「八敬法」廢除、慈濟內湖風波等;其它社會關懷如護生、反賭、同志婚姻等,都看得到她的身影,她總是螢光幕前的焦點人物。

縱然在一些事項上,有人未必全然同意她的作法,但也不能不肯定她的純正發心。在堅守大是大非立場下,她不惜一切激烈回應,奮力相搏、對抗,以收震聾發聵之效,也正因為這樣的正派正氣,俠骨柔情,使在大風大浪中,她終究能化險為夷。

印順法師曾讚嘆太虛大師一生沒有一件事是為自己想,看到昭慧法師前傳,我也感受出相同精神,不管叫「慈悲」或「情義」,都是真切地為弱勢、為公眾想,而不為個人利害盤算。在這樣無私、無我的高度上,我心中敬意油然生起;即便她因堅持公義而失去一些朋友,卻也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人。

書中亦有不少感人事蹟,如土城承天禪寺專修念佛的傳悔法師,雖與昭慧法師素不相識,但知道她要興學辦教育,即豪捐五千萬善款護持之,而弘誓學院為感念老人家恩德,一建築即以「尊悔樓」立名之;人間佛教和傳統佛教間之相互欣賞,乃至相互成就,此為實例之一。不只是佛教,法師也和不同宗教間保持友好,及至惺惺相惜,這在書中都做了許多描繪,茲不贅述。

總之,這是一本閱歷豐富、見地深刻的書,雖是昭慧法師個人的生命歷程、生命故事,但也關涉到她的佛教思想以及立身行事原則,亦為三十年來台灣佛教發展軌跡,留下寶貴的歷史紀錄,留待讀者細細品味咀嚼,這裡只是我初讀完後的簡要感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