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

劉曉波之死給世人的啟示

2017.7.14  Fri.
劉曉波之死給世人的啟示
劉曉波的死,這兩天想來就分外感傷;在紛亂的思緒中,我勉力理出一些頭緒,反思他的「殉道」給予我們的啟示,以作為一種紀念方式:

一、「寧鳴而死」
劉曉波作為一個大學教師,大可以安安穩穩任職,憑他的才情才智,多寫一些歌功頌德的文章攀權附勢,當一個「御用文人」,此生飛黃騰達又有什麼困難呢?但他選擇了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,用他冷靜的眼與理性的筆來監督政府、評議時局,讓自己惹禍上身。而即便有機會流亡海外,遠離迫害,但他仍不改其志,「寧鳴而死」,這都顯示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節與人格。

二、「獨留情義落江湖」
六四天安門運動後,他被審判、囚禁,但對於所做的一切不曾後悔,一旦選擇犧牲,就決定犧牲到底,沒有退縮。相反的,他更堅定的投入,因為他心懸六四死去的亡靈,只要活著一天,就感到肩上不可推缷的道義責任。因此只要中國自由民主尚未實現,他就會一直發聲,唯有這樣才對得起良心、對得起亡者,讓他的人生感到充實。

三、「從容作楚囚」
劉曉波說這是他的選擇,並沒什麼高尚可言,一如士農工商各行各業所做,皆是自己的選擇,而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相對付出代價;如他從事民主運動的代價就是個人身家性命的安全,屬於「職業」的一部份,而他也作好準備去承受這個代價,包括被囚禁、關押等,以平靜、樂觀的心態面對之。

四、「仁者無敵」
即便面對種種不合情理的打壓,劉曉波還是以一「溫情主義」的態度來推動改革,他說他沒有敵人,也沒有仇恨,坦然接受對他個人的傷害,亦始終惦記別人對他的好,包括代表控方起訴他的檢察官。如此寬大為懷,不只是他的個人修養,而且是對世事的洞悉明察,「自緣身在最高層」,因此對於一切傷害,心中沒有怨恨,只有包容、諒解,乃至於同情、憐憫。

五、「大國崛起」?
習近平、李克強上台後,我原對中國政治改革寄予厚望,如今劉曉波的死讓人大失所望,「大國崛起」看似僅是假相。而且,劉曉波之死舉世關注,絕不是干涉中國內政,猶如一個男人對妻小「家暴」,不會只是「家務事」而已,而任由他關起門來打人;只有先做好一個「人」,才配談做「中國人」。

這世界上懷抱高遠理想,願意無私奉獻的人並不太多,劉曉波是少數的一個。願他的死,讓我們重拾對人性的信心,重拾對理想的堅持以及對美善的懷抱,如此他雖死猶生,具有不可磨滅的永恆價值。

刊於  即時論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